食品污水用聚氯化鋁與聚丙烯酰胺配合處理的優(yōu)勢
發(fā)布時間:24-07-27
瀏覽
次
在食品污水處理中,聚氯化鋁(PAC)與聚丙烯酰胺(PAM)的配合使用是一種常見的處理方法,以下是這種配合使用的幾個關鍵點:
1.作用機制:
聚氯化鋁(PAC):作為無機混凝劑,PAC 主要通過壓縮雙電層、吸附電中和、架橋聚合作用去除水中的懸浮物、膠體和部分有機污染物,其特點是絮凝速度快,適用pH范圍較寬。
聚丙烯酰胺(PAM):作為有機高分子助凝劑,PAM 主要通過長鏈分子的吸附架橋作用進一步促進細小顆粒的聚集,形成更大的絮體,提高沉降速度和固液分離效果。
2.使用順序:
一般先投加聚氯化鋁,它能夠快速形成較小的絮體;隨后加入聚丙烯酰胺,幫助這些小絮體進一步聚集成更大、更密實的絮體,便于沉淀和過濾。
3.投加量與調節(jié):
投加量需要根據實際水質通過燒杯實驗確定。通常情況下,PAC的投加濃度約為10%,根據原水濁度100-500mg/L,每千噸水投加量為10-20kg;PAM的投加量則遠小于PAC,通常為幾克至幾十克每千噸水,具體取決于水質和PAC的效果。
4.pH調節(jié):
雖然不是必須的,但在某些情況下,可能需要調節(jié)pH值以優(yōu)化混凝效果,PAC本身具有一定的調堿能力,但根據具體情況,可能還需要額外調節(jié),確保PAM能在佳pH范圍內發(fā)揮作用,一般為中性至弱堿性環(huán)境。
5.注意事項:
實際操作中,應監(jiān)控水質變化并適時調整藥劑投加量。
注意安全操作,因為PAC和PAM粉劑在配置和投加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粉塵,需要佩戴適當的防護裝備。
確保有充分的混合和反應時間,以充分發(fā)揮兩種藥劑的協(xié)同效應。
采用PAC與PAM聯(lián)合處理,可以顯著提高食品污水的處理效率,降低出水濁度,減少懸浮固體,對于滿足排放標準或回用要求至關重要。
為支持《新廣告法》實施的“極限話”用語“違禁詞”規(guī)定,本廠已經排查修改明顯區(qū)域禁用詞,但不免遺漏,本廠頁面中等含有極限“違禁詞”介紹的文字立即失效,不作為商品介紹描述的依據,不支持以任何以極限化“違禁詞”為借口投訴商家違反“廣告法”等變相勒索索要賠償的違法惡意行為!